內容來自sina新聞

外資零售在華遭遇天花板

  北京商報訊 外資品牌搶食一塊中國市場"蛋糕"不再那麼容易。貝恩公司日前發佈的《2014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去年60%外資品牌市場份額遭遇擠占。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大多外資百貨、超市、國際奢侈品牌等不僅未完成開店計劃,買房子貸款甚至開始關店止損。

  被稱為"外資第一店"的馬來西亞百盛在兩年時間內關閉瞭6傢門店,即便高齡創始人鐘延森復出,百盛業績還是在一路惡化。一季度,百盛同店銷售下滑8%。進軍中國時間五年不到,泰國五大零售集團之一的尚泰百貨關閉瞭在中國市場三傢門店中的一傢。遇到發展瓶頸的英國百貨巨頭馬莎百貨也發出瞭將調整在華戰略的信號。

  面對越來越難征服的中國市場,一向高傲的國際奢侈品牌也放緩瞭開店策略。數據顯示,去年65%的奢侈品牌停止和放緩瞭中國市場的擴張計劃。雲開旗下的Gucci去年未開一店,Burberry雖有開店但未達標。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品牌商大大放緩瞭高端化戰略步伐。部分企業甚至無法像往年一樣通過漲價推動銷售額。報告顯示,在被調研的快消品牌中,軟飲料、包裝食品、個人護理用品和其他消費品市場增速急劇放緩。

  從2011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中國快消品市場增長率已經由15%降至4.6%,增速下降近2/3,為三年來最低。報告預計,今年2-4季度的增速將維持在個位數的水平;物價增速放緩是導致快消品市場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在以快消品銷售為主的超市中,增長萎靡也在顯現。沃爾瑪計劃在中國陸續關閉15-30傢門店,占店鋪數量9%。雖然部分外資品牌通過提高市場滲透率,下探三四線城市尋找增長點,但從調查數據來看,低線城市銷售增長也出現疲態。

  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快消品增長率由2012年的8.6%降至2013年底的3.5%,同期,二線城市的增長率則由10.7%降至7.4%,三線城市的增長率由12.4%降至8.4%。

  本土品牌的崛起也在向外資品牌施加壓力,在調查的包裝食品、飲料、個人護理和傢庭護理用品等26個品類中,外資品牌遭受著本土品牌的競爭,導致整體市場份額持續下滑,60%的外資品牌正在流失市場份額。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07-07/14422808455.shtml

證件借款安全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roynao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